珠山区作为我市主城区、老城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通过全面做优产业布局,打造了以兴航科技、维柯赛福、垣发科技为龙头的航空产业,以昌靖、景迪汽车为龙头的汽配产业,以鑫惠康为龙头的先进陶瓷产业。逐步做强“航空、汽车、陶瓷加工业服务业”的“3+1+X”特色产业体系。工业结构以陶瓷企业为主,航配企业为辅,根据我区实际情况,构建了具有珠山区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我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现将产业链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陶瓷产业发展情况
(一)陶瓷企业小而精。目前,我区陶瓷企业744家,其中19家规模以上企业。其他均为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竟成镇、新厂、里村街道,其中竟成镇451家,占比最多。多为陶瓷原料加工、陶瓷工艺作坊、陶瓷窑炉等生产企业,传统陶瓷企业居多,通过这几年的重点培育,我区也涌现了一批生机勃勃的陶瓷文创类、发展较快的企业,三宝国际瓷谷(陶源谷)如雨后春笋般孕育出150余家陶瓷文创企业;全区培育出省级设计中心3个;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
(二)陶瓷产业集群化。我区通过集群化发展工业经济理念,着力推进“散、乱、污”企业“退城进园”,积极与陶瓷工业园区对接企业入园事项,对意向企业进行政策解读,切实优化我区产业布局;另外对我区现有土地进行整合,例如三宝瓷谷重点发展陶瓷产业,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陶瓷企业,如文祥窑、闲云居、瓷上功夫、崔迪、柴房等,其中闲云居、真如堂改造成花园式厂房、特色化展厅,对企业形象、生产规模及营业收入均有很大提升;其次大力扶持重点陶瓷企业,对我区陶瓷文化创意较强、产研销队伍规模较大的优质陶瓷企业进行跟踪服务,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及诉求。
(三)陶瓷定制较活跃。我区陶瓷工业企业主要为涵盖陶瓷产品生产、设计、研发、销售于一体的陶瓷原创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品牌定制包含:陶瓷礼品定制、陶瓷软装定制、陶瓷产品定制、陶瓷私人定制等。销售渠道涵盖了线上销售和线下B端渠道,部分陶瓷企业订单量十分可观。
(四)先进陶瓷有亮点。目前有生产型陶瓷企业607家、陶瓷个体工商户869家,大部分是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先进陶瓷企业有6家,分别为:鑫惠康电子、景华建翔电声器件、景华通达微波、特耐克新材料、苏景电子器材厂、汇发电子厂。今年5月经过两次排查摸底,又发现三家小规模的先陶企业,为硬派特种陶瓷、鹏宇特种陶瓷和祎柏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其产品类别覆盖压电陶瓷、雾化片、氧化铝结构陶瓷、生物功能转性陶瓷、蜂窝陶瓷、多孔陶瓷等。打造了以鑫惠康为龙头的先进陶瓷企业,2022年先陶产值达0.98亿。今年1-8月,9家先进陶瓷企业年产值有0.7亿元,主要生产压电陶瓷,年产值在二千万以上。
(五)加快推进现代工业文化遗产改造项目。陶溪川二期工业遗产项目主要是为民瓷厂、陶机厂,老厂改造工程。为民瓷厂主要是工业4.0陶瓷就业培训基地建设;陶机厂主要是陶瓷博物馆、陶瓷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等建设。目前正在推进陶溪川景区世界手工艺传承创新项目,总用地面积592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6020平方米,主要建有手工艺陶瓷制造研发基地、能源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构筑起集市、邑空间商城、线上旗舰店、直播基地、知识产权保护中小、文化交流研究所等空间载体。
二、航空产业发展情况
我区航空产业开始初露锋芒。以兴航科技公司为代表的军品制造企业,已经成为我区工业龙头企业。目前我区有3家航空配套规上企业,2022年全年产值1.9亿,今年截至8月产值累计1.5亿元,占比达全区规上工业22%。企业产品附加值高,带动了我区工业发展。航空企业不仅拥有研发团队和行业核心技术,而且一直都在谋求更大的发展,成为我区极具代表性优质企业。此类企业因为自身产品拥有较高的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行业发展前景十分乐观。有望在未来几年成为推动我区工业发展的一股十分强劲的力量。
此外,六〇二直升机研究所、昌飞公司均坐落在我区,我区充分发挥有作为、有技术、有人才的现有优势,加强沟通合作,促进成果转化,奋力打造航空配套企业,力争形成航空产业园。如兴航科技,目前该公司直升机配件年产值在5000万元左右,全国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目前已在扩大生产,业务已由直升机配件生产发展到生产直升机复合材料加工,以及与洪都公司合作生产导弹配件,今年年产值预计过亿;维珂赛福,主要生产航空、汽车安全带,军用产品通过了C-2017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民航安全带产品通过了适航认证,取得CTSO证书。工厂配置有安全产品检测中心,通过了国家CNAS认可以及莱茵南德(TÜV SÜD)的试验室认可,具备汽车安全带全项性能检测能力及自行进行E-MARK出口认证试验的资质,年产值近亿元。垣发科技,该企业是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中国直升机研究所一级配套商、北汽昌河指定零部件供应商、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供应商及上海大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代理加工厂,年产值超5000万元。
三、主要举措。
(一)着力聚焦传统陶瓷产业升级。发挥三宝国际瓷谷景区工业经济优势,打造三宝陶瓷文创品牌。促进中小微陶瓷企业集聚创业,利用产业集群效应,使三宝成为陶瓷小微企业创业创新集散地和成长孵化的摇篮,培育出一批“互联网+”、智能制造、创意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新经济企业,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重点培育陶瓷产业龙头企业。加速培育闲云居、崔迪陶瓷、文祥窑、真如堂等陶瓷文创企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引领我区大批小微陶瓷企业共同发展。
(二)积极培育高科技型企业做强。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陶瓷大学材料研究人才资源、产业基础等优势,紧跟先进陶瓷发展方向,培育建设科技基础配套产业。引导我区陶瓷企业和有志于先进陶瓷产业发展的社会投资主体,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培育发展以鑫惠康为代表的高科技龙头企业。
(三)培育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一是直播赋能高端手工陶瓷产品“入网”。陶溪川直播基地通过“互联网+”的新模式,围绕在线直播、智慧园区、智慧仓储等领域,带动高端手工制瓷业创新发展,形成全国首家集电商、文娱为一体的多元产业带,在景德镇率先打造全国产业带综合型直播基地样板。二是跨境电商助推高端手工陶瓷产品“出海”。珠山区通过打造陶瓷跨境电商产业园,充分利用本地陶瓷产业带优势,加大与京东、必创等龙头企业合作,助力景德镇高端手工陶瓷以全新方式扬帆出海,拓展陶瓷国际市场。2022年园区进出口总额可达亿元以上,未来4年内园区落户注册跨境电商及配套企业200家以上,实现园区企业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合计不低于4亿美元。
(四)筑巢引凤强力推进招商引资。结合我区实际,坚持以存量换增量,充分利用关停企业和闲置土地,积极盘活闲置、空闲土地,提高土地二次利用效率。同时与周边县(市、区)加强合作,打造飞地经济产业园。围绕陶瓷、先进陶瓷等特色产业,启动产业孵化基地建设,为引进一批节能环保、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能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竞争力等少而精型企业打好基础,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五)聚焦优势发挥本土资源整合效应。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陶瓷大学材料研究人才资源、产业基础等优势,紧跟军民融合发展方向,培育建设科技基础配套产业。引导我区航空配件企业和有志于航空产业发展的社会投资主体,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培育发展航空基础配套产业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具有高水平、高标准的高科技产品和服务品牌。
(六)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推动转型升级。为适应技术进步新趋势,更大力度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区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质量效益为目标,以先进技术装备为支撑,以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为手段,以设备更新换代、科技成果转化、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和绿色制造为重点,支持航空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标准实施技术改造。
(七)搭建平台提高服务企业能力。借助“财园信贷通”政策,帮助更多的企业解决发展中的融资问题,使企业能够做大做强;持续帮扶企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明确要求,精心谋划,创新思路,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政策措施。努力争取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促使各产业扎根市场、科技创新、优化升级、做大做强。
四、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我区现有在建重点工业项目共3个,总投资15.2亿,今年计划完成3.65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04亿,投资完成率55.8%。一是陶溪川景区世界手工艺传承创新项目,总投资9.9亿,累计完成2.59亿,今年已完成投资额1.4亿,该项目预期今年投资3亿元,目前西南地块土建工程进度已完成约95%。二是低铁损高磁感冷轧取向硅钢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5亿元,今年已经完成投资0.57亿元,目前工程进度有序进行,正在逐步采购设备。该项目的投资建设将在景德镇形成一个全新的硅钢产业生态链,填补多项空白,极大丰富景德镇的工业发展结构,打造并拉动一批新材料产业集群。三是鑫惠康电子年产7000万件超声波传感陶瓷芯片自动化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0.3亿。今年计划投资0.05亿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0.045亿元,预计项目投产后将新增营收6000万元。
五、下步打算及2026年目标。
(一)加大招商引资,推动招商项目尽快落地。全面引进重大项目落地,鼓励现有老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扩大产能,提质增效。加强周边县区合作,推动更多“飞地经济”项目落户园区。促进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产,加快形成新的增量。
(二)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积极开展产融对接、人才对接、技术对接等活动,统筹推进产业链全面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重大事项。加快提升产业链总体水平和竞争力,进一步强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打造一批具有珠山区特色优势、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领航企业和拳头产品,形成产业梯次发展格局,推进全区产业迈向中高端。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坚持龙头引领、专业配套、区域联动、产供销一体,深入实施“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大力发展“3+1+X”主导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加快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做优做强做大,为珠山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三)加强扶持先进陶瓷、航空企业升规入统。计划在2026年以前累计再新增一批规上工业企业,持续培育扶持我区企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力争做优一整套完整的产业体系。在2026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0%以上。加强军民融合,全力支持兴航科技董事长刘凯所策划成立的景德镇博发创融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和景德镇睿新天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拟上市主体)计划2021—2025年完成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