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街道办事处,经开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区直各有关部门:
《珠山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第72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珠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5月7日
珠山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巩固珠山主城区、传统商贸大区的地位,全方位推动消费市场发展繁荣,加快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商品消费扩容,提升主城担当
1.深入推动实施“两新”政策。密切跟踪国家、省、市各项补贴政策动态,加大支持汽车、家电、家装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以及住房消费等各项政策在我区的推进,鼓励我区企业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并持续做好政策宣贯解读。(牵头单位:区商务局;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工信局、区财政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税务局、各街道、经开区)
2.策划开展提振消费特色活动。在积极参与配合各类上级部门的活动之外,积极组织策划区本级各类促消费活动,重点谋划陶瓷消费领域、商贸文旅消费领域的促消费活动。力争结合珠山特色,助力企业发展,提升居民消费品质,促进相关产业升级。(牵头单位:区商务局;责任单位: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区财政局、各街道、经开区、区龙珠公司)
3.全力发展会展经济。积极配合全市申办第五届中国会展创新大会等各类展会活动,参与全市举办“1819全球陶瓷嘉年华”配套分会场的各项活动,围绕上镇赶集——三宝集、陶瓷创意设计大赛、千馆之城等专场活动,配合全市构建特色会展矩阵。借助会展平台,带动住宿、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消费。(牵头单位:区商务局、区文化广电旅游局;责任单位:各街道、经开区、区龙珠公司)
4.扶持壮大商贸经营主体。加大增量企业主体培育,重点鼓励大型商贸综合体、仓储式百货超市、陶瓷零售、汽车4S店等贸易型企业入库,做到应统尽统。同步提升辖区餐饮、住宿企业服务品质,继续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餐饮品牌在我市开设首店、旗舰店。培育壮大“景德镇菜”“江西小炒”等特色餐饮品牌,积极参与全市举办“名菜名厨名店”美食评选,做强经营主体。组织辖区餐饮名店申报入驻“畅游景德镇APP”“大众点评必吃榜”等线上平台。(牵头单位:区商务局;责任单位: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区人社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街道、经开区)
5.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推动产业集群内外协同发展,促进国内国际标准互认,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工程。支持外贸企业发挥质量、设计、研发等优势,开发适合国内市场需求产品,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消费市场。组织大型商业企业与外贸企业开展订单直采,设立外贸产品销售专区、专柜,引导商业街区组织开展出口产品转内销专题活动。(牵头单位:区商务局;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二、实施旅游消费升级,打造最优旅游目的地
1.打造世界旅游品牌。配合全市推出以景德镇为中心的“1小时中华世界遗产集聚区”品牌,参与打造赣东北文旅枢纽城市。继续推动“夜珠山”高品质发展,唱响“三大集市”“五陶”“千馆之城”等文旅IP影响力。开发、推广一批彰显中国审美、中国风格的陶瓷文创国货“潮牌”“潮品”。(牵头单位:区文化广电旅游局;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区龙珠公司)
2.做旺入境旅游业务。抓住纳入240小时过境免签停留城市契机,利用好主城区优势,配合全市加强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国际传播,制定珠山区促进入境游政策方案,完善“机场专线、多语讲解、旅行机构、支付便利、线路设计”全链条,动员全区36家旅行社与口岸城市旅行社入境游业务对接,开展导游、讲解员培训会,培训百名多语种导游讲解员,提升入境游服务质量。(牵头单位:区文化广电旅游局;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区委办(外办)、区委宣传部、陶文旅集团(配合)、区龙珠公司)
3.完善文旅业态场景。丰富“吃住行、游购娱、商学研、新奇特”全要素供给。参与谋划遗产游、非遗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强化陶瓷与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培育文商旅等融合业态,做强特色县域文旅经济,以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名县”品牌为指引,推动拓展研学旅游、会展旅游、演艺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银发旅游、亲子旅游、体育旅游市场。支持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策划推出高品质展览,延长开放时间。(牵头单位:区文化广电旅游局;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教体局、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龙珠公司)
4.强化文旅消费促进。结合重要节假日、寒暑期和重大活动,推出文化和旅游消费券等优惠措施,释放消费潜力。积极参与举办江西“三百”(百县百碗、百县百店、百县百街)文旅消费季分会场等活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旅游交通设施升级改造,持续推动以“千年瓷都”为主题的文旅推介“走出去”,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强化“引客入景”。(牵头单位:区文化广电旅游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龙珠公司)
5.壮大文旅经营主体。加强文旅产业招商,引进龙头企业,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支持各类文旅企业走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之路,鼓励演艺、景区、餐饮、住宿、文创、非遗等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鼓励、指导辖区内酒店、民宿申报1-2家星级旅游饭店、等级旅游民宿。加强“文企贷”“文旅贷”工作,持续做大信贷规模。(牵头单位:区文化广电旅游局;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龙珠公司)
三、实施文化消费创新,提升城市品质
1.打造消费融合集聚区。支持陶溪川、陶阳里、陶源谷、九集小镇、金鼎等商圈(景区)引入书店、文创店和相关主题零售、餐饮等业态,积极举办夜间文艺演出、大型音乐节、演唱会等文化活动,整合旅游休闲、美食体验、逛街购物等资源,推动多元消费融合。(牵头单位:区文化广电旅游局;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公安分局、区城管局)
2.拓展消费融合新场景。聚焦动画、漫画、新生代影视与现实等青少年群体消费的新趋势、新亮点,创新文娱消费供给。鼓励景区、街区、商超等开发交互式沉浸式数字化体验产品、影视衍生产品,加强虚拟文化创意形象、角色扮演的产品开发,打造潮玩等消费业态,持续打造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配合全市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加强与知名仓储式品牌超市、大型商贸综合体的对接,力争2025年引进1个大型文商旅贸综合体,引进文化品牌首店,持续提升文旅商贸消费供给能力和水平。(牵头单位:区文化广电旅游局;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科技局)
四、实施体育消费提升,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1.激发体育消费活力。力争参与举办国家级、省级赛事,丰富体育消费场景,深化“体育+”融合,打造主题徒步旅游线路。开发、设计陶瓷奖牌、奖杯及赛事相关文创产品,开展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推动全区各项赛事与景区、酒店、餐饮等联动,吸引更多人员来景观赛、旅游、消费。(牵头单位:区教体局;责任单位: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区公安分局、区龙珠公司)
2.结合赛事活动提升消费。依托区域特色与群众需求,构建多元体育赛事矩阵,结合我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与全民健身热潮,聚焦“传统体育焕新”“大众参与普惠”“县域品牌塑造”三大主线,精心策划系列品牌赛事:重点筹备举办陶源谷迷你马拉松,让跑步成为串联城市景观与文化地标的流动风景线;丰富各年龄段体育赛事,举办中小学生羽毛球比赛、篮球等体育赛事,以及中老年太极拳、广场舞等多项活动赛事,并申报市级全民健身路径工程项目和口袋体育公园,满足各年龄段的健身和运动需求,促进体育经济消费。通过“一赛一特色、一赛多融合”的模式,让体育赛事不仅成为全民健身的舞台,更成为激活消费、促进交流、展现区域魅力的重要载体,助力构建“以体聚人、以人促产、以产兴城”的发展新格局。(牵头单位:区教体局;责任单位: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区商务局、区公安分局、区龙珠公司)
3.强化体育消费促进。结合重要节假日、寒暑期和重大活动契机,力争推出相关消费券等优惠举措,鼓励各级工会将经费用于节日慰问品、职工健身、文化体育等消费领域,释放职工消费潜力。(牵头单位:区教体局;责任单位:区总工会、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区龙珠公司)
五、实施健康消费提升,打造最优生活环境
1.提升健康消费品质。配合全市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下沉,开展区属医院病房改造提升,改善就医环境。提升健康消费品质,探索多元化中医药健康服务,助力提振中医药健康消费。依托程京院士艺术与健康工作站在医疗科技领域的庞大资源,加快推进艺术疗愈,高端康养等产业项目落地,推动艺术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与上级民政等部门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全区医养结合工作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区卫健委;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2.优化养老消费供给。对全区110户左右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打造1个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建设1个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新增至少5个老年助餐点。培育建设景德镇市莲花山社区医养结合医院等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照护托养、日间照料、文化娱乐、康复护理等服务。加强老年人用品研发和推广,推出老年剧场、老年大学、休闲康养、老年餐厅、居家服务等定制化项目,支持养老服务与物业、家政、医疗、文旅、体育等行业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区卫健委、区委老干部局、区龙珠公司)
3.满足托育消费需求。满足托育消费需求,满足群众托育服务需求,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建设1个示范性托育机构。降低婴幼儿家庭育儿负担和托育机构运营成本,发放托育服务消费券,推动城市社区开展嵌入式托育服务,2025年全区申报改建1个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设施。(牵头单位:区卫健委)
4.拓展家政和健康消费市场。推进家政和健康消费、家政服务员技能升级行动,支持辖区家政企业深入社区开展技能培训,开展驻家康复、健康关注服务,优化家政服务供给。积极参与市家政行业协会制定《家政服务行业规范》,开展“家政进社区,服务暖人心”系列主题活动。建立员工考核机制,支持辖区家政服务劳务品牌申报“赣字号”劳务品牌,鼓励符合条件的“赣字号”家政劳务品牌相关企业、个人申报“赣字号”劳务品牌领军企业和领军人才。(牵头单位:区商务局;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街道、经开区)
六、打造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体验
1.发展绿色消费。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完善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的标准、认证、标识落实流程,促进流通领域绿色包装和“减塑”,提高家装、出行、旅游、快递等领域绿色化水平。鼓励企业加大绿色生产技术与设备研发投入,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特别是新能源设备的更新改造。(牵头单位:区商务局;责任单位:区工信局)
2.推动数字化赋能升级。配合推进通信网络、新技术、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多行业应用加速融合。引导金鼎、陶溪川、陶阳里、陶源谷、九集小镇等商圈、商贸综合体、特色街区等数字化、智能化提升和跨界融合,提升消费体验。积极开展“一店一策”改造,对接优质运营店和品牌,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新型消费示范区,鼓励传统零售企业搭建线上销售平台,积极推广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电商新业态新模式,鼓励电商基地、企业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电商营销和场景创新。(牵头单位:区商务局;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区龙珠公司)
3.配合全市推动优质消费资源下乡。积极组织辖区相关企业参与全市开展的绿色家居家装下乡、智能家电下乡、新能源汽车下乡等促消费活动。参与全市开展的“数商兴农”系列活动。(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商务局、区龙珠公司)
4.深化“信用提升”服务。贯彻落实《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全周期帮扶指导经营主体“信用成长”,建立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与行政合规建议书“三书同送”工作机制,前移风险防范关口。(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5.构建优质消费环境。参与全市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工作,全面排查食品、药品、旅游等重点消费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现象。开展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杜绝“一刀切”和层层加码,加大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完善“诉转案”机制,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缩短维权处理时间,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和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消费维权氛围。(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任单位: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区商务局、区教体局、区卫健委、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6.提升营商环境服务工作。进一步结合营商环境工作,打造最优消费环境。进一步优化“珠事顺利”政务服务新模式,不断加强人员建设,优化服务“软环境”,优化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牵头单位:区发改委(营商环境办))
各街道、经开区、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提振消费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加强工作协同,促进融合发展,明确任务举措与具体目标,加大对重点消费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各业务相关部门要密切关注国家在消费领域的最新政策和法规,尤其是在促进商品消费、文旅消费升级、服务消费提质、农业消费拓展等方面的导向。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结合陶瓷创意设计、文旅商贸等特色产业,将国家政策精准落地,强化政策执行监督,确保国家政策在珠山区落地见效,助力消费市场繁荣发展。区财政要统筹好区本级相关财政资金,支持区本级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宣传部门要加强对各类提振消费政策、活动的宣传报道,及时推出一批成效突出的创新示范案例,并认真组织推广。区商务局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建立健全统筹协同、定期会商、指导评价工作机制,及时跟踪研判消费趋势特点和政策实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