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今日珠山
446万尾鱼苗游南河,“增殖放流”共护昌江美——珠山区开展2024年增殖放流活动
来源:古镇珠山 发布时间:2024-11-28 10:16 访问量:

初冬的昌江河上,碧波如翠,水光潋滟,一只只野鸭、白鹭在水面盘旋、停留又掠过,在拂面清风中描绘着一幅幅生动的冬日图景。

11月27日,珠山区2024年增殖放流活动在珠山区中渡口举行。景德镇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俊,珠山区政府副区长万雪生出席活动。

上午十时许,在一片欢腾雀跃中,446.5万尾鱼苗告别短暂旅途,分别“安家”昌江、南河等流域。这是珠山区自2020年以来,连续第4次开展的增殖放流活动,不仅有效提升了昌江水系资源养护均衡水平,还对修复昌江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提升公众保护水域生态环境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昌江是景德镇的母亲河,孕育了繁荣璀璨的千年陶瓷文化和传承有序的手工制瓷产业体系。历史上,无数精美的景德镇瓷器从舟楫连云的昌江出发,入长江,通外洋,走向世界,风行天下。昌江河用河水浇灌了河畔的田园,又将河水融入泥土,演化出万千形态。滔滔河水伴随着江畔的胡琴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景德镇人,今天,保护景德镇的母亲河,我辈义不容辞。

增殖放流目标定位不能仅局限于提升增殖种类的资源量,还应确保野生资源群体的生态环境。近年来,珠山区持续开展水域“清四乱”整治行动,为保护昌江水系和生态环境,严厉打击破坏河流生态违法行为,积极主动地恢复水生生物资源,改善鱼类的群落结构,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为昌江注入更多生机与活力提供坚实基础。

随后,在中渡口和南河护堤等流域,工作人员陆续将鱼苗充氧转运袋启封,参与放流人员弯腰将袋口向河面缓缓倾斜,伴着“哗哗”的水声,一尾尾鱼苗欢腾跃入水中,游向碧波深处,在昌江河“安家落户”,为昌江、南河等流域生态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随着鱼苗的游弋远去,现场气氛愈发热烈。人们纷纷为这一保护生态行动点赞,并寄语希望鱼儿能够在更加优越的生态环境中茁壮成长。珠山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工作人员感慨地说:“在现场我深刻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一点点努力,就能为昌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改变,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持续下去,让更多的人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

据了解,本次“增殖放流”活动,放流的鱼类苗种共有胭脂鱼、瓦氏黄颡鱼、刺鲃、白鲢、花鲢等5个品种,放流数量总计超446.5万尾。鱼苗由工作人员精心挑选并检验检疫合格后的鱼苗进行放流。鱼苗放流后,将为昌江水系南河流域起到维护和增加水生生物多样性,能有效控制浮游生物的生长,达到“以鱼净水、以鱼养水、以鱼活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