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今日珠山
经济日报·中国县域经济报刊发刘海署名文章《千年瓷都 向“新”而生》
来源:古镇珠山 发布时间:2024-08-27 09:43 访问量:


2024年8月26日,经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县域经济报刊发刘海署名文章《千年瓷都 向“新”而生》。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景德镇有着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和600多年的御窑史,制瓷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成为全球陶瓷艺术爱好者心中的圣地。

作为景德镇中心城区,珠山区无论地理、人文、历史,都是景德镇陶瓷的代名词。近年来,乘着国家陶瓷试验区建设的东风,我区充分发挥“镇之初 瓷之源”的文化禀赋,在赓续中坚守、传承中创新。对内筑基挖潜,既重视千年陶瓷基因的有序传承,又重视文化创新的出圈活力;对外扩圈搭桥,用好平台政策优势巩固传统商路,加快创新性发展积极拓展新路,创新贸易方式、燃旺消费市场,做好“双向开放、惠通四方”的大文章。下一步,我区将用好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关键一招,解放思想、提振信心,抢抓机遇、扬优成势,为奋力把“千年瓷都”这张亮丽的名片擦得更亮贡献更大珠山力量。


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近年来充分发挥“镇之初 瓷之源”的文化禀赋,依托国家试验区“五陶”中“三陶”在珠山区的资源优势,在赓续中坚守、传承中创新,讲好“一个城市专注于一个产业一千年”的传奇故事,让文化影响力变现实生产力、文化圣地变产业高地、文化大区变产业强区。

以“史”为基,千年文脉推陈出新。突出原真性保护,积极参与御窑厂“一号工程”、陶阳十三里等历史城区保护工作,主动支持配合落马桥元青花遗址及刘家弄历史街区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建设,整体修复老街区、老厂房、老里弄、老窑址等瓷业遗存。有序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谋划实施三宝蓬瓷石矿业遗址、观音阁窑址等申遗备选要素点的文物保护规划编制、考古研究工作,争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规划设计陶源谷三宝宋·瓷文化走廊项目,梳理恢复陶瓷古水碓、古矿洞、古窑址、古瓷道“四古”文脉,守好千年瓷都的“根”与“魂”。注重活态化利用,深入挖掘阐释陶瓷文化历史脉络、技艺体系和文化内涵、精神标识,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陶瓷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支持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建设人文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不断壮大手工制瓷非遗传承人队伍,让“千年瓷都”始终是一部活的陶瓷历史文化教科书。

以“融”为要,瓷城文旅火热出圈。加快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落实文旅品牌建设奖补政策,安排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136万元,瓷源境、央视网·瓷、三宝设计谷一期等特色陶瓷文创园区满园运行。推出《夜珠山》原创歌曲、珠山区IP形象,先后开展“云游夜珠山”“陶源春秀”等多彩文旅活动百余场,获评省“风景独好”旅游名县,入选国家首批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名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严厉打击住宿行业违反诚信经营等市场违法行为,出台《关于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创新开发“陶小二”酒店民宿保障体系平台、“租房安”信息平台,设立旅游退赔专项资金,认真、及时处理游客投诉举报,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游客美誉度、政府诚信度持续提升。

以“艺”为媒,古镇文娱增光出彩。传扬“本土范”,联合陶文旅集团,先后创作“夜宋”“上镇”“经海山”等优秀剧目,引进“只此青绿”“开心麻花”等文化演艺品牌;统筹公共文化资源,擦亮“书香珠山·城市文化会客厅”“古镇飞舞”“景德镇文化老字号”等文化标识,组织开展“五·四青年之夜”“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夜珠山·夜读节”“千馆之城 馆长来了”等活动,凸显历史文化名城个性。加速“国际化”,先后举办“丝路瓷行——天涯共此时”中秋陶瓷文化国际交流、“瓷上丝路”青年陶瓷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以瓷为缘推动“朋友圈”再扩容,唱响陶瓷文化国际“好声音”。

珠山区聚焦“贸易兴市”,持续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巩固传统商路,积极开拓新路,创新贸易方式、燃旺消费市场,做好“双向开放、惠通四方”的大文章。

对内激活力,坚持筑基挖潜。“引优培强”补短板。以文旅消费扩大有效需求,激发经营主体活力,聚焦“吃”“住”等相对短板,深入开展陶源谷提质升级行动,改造提升抚州弄、雕塑瓷厂、浙江路等特色街区,积极与“米其林”“黑珍珠”餐饮头部品牌洽谈合作,因地制宜培育特色艺术民宿,构建“餐饮+酒店+民宿+商街”业态集群。“让利补贴”旺消费。推动成立“夜珠山”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联盟,引导经营主体开展多彩纷呈的促消费系列活动,引进一批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品牌首店。“筑巢引凤”聚英才。坚决扛起“加强陶瓷创意设计”的光荣历史使命,靶向招引多层次陶瓷设计尖端人才和服务集群,逐步建立起以实体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行业协会、服务平台与机构为依托的新型创意设计服务体系,加快打造辐射珠山全域的陶瓷创意设计中心。

对外建平台,坚持扩圈搭桥。用足用好景德镇跨境电商综试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平台政策,在全市率先打造陶瓷跨境电商数字产业园,成功引入产业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全球开店、海外营销、知识产权、海外仓、供应链物流等一站式全流程服务。加快陶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景德镇学院等高校合作共建外贸人才实践基地,全力壮大陶瓷出口产业集群,常态化组织徐窑、文祥窑、青花故事等50余家陶瓷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消博会、中国—马来西亚(吉隆坡)商品展等展会活动。

线上抢风口,坚持开拓创新。运用“纸媒+新媒体”宣传矩阵,优选“吃、住、行、游、购、娱”各类商户,制作“夜珠山”消费带网红地图,发布“景德镇菜”珠山打卡攻略。积极推动陶瓷产业数字化平台建设,助力陶瓷文化IP化、品牌化、商业化、规模化发展,主动与全国各大产瓷区陶瓷电商企业对接,吸引各大产瓷区电商、陶瓷企业入驻珠山,用数字化手段催生陶瓷文化新动能。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珠山区将用好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关键一招,解放思想、提振信心,抢抓机遇、扬优成势,为奋力把“千年瓷都”这张亮丽的名片擦得更亮贡献更大珠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