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今日珠山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和珠山区召开校地合作交流会
来源:古镇珠山 发布时间:2024-06-14 09:59 访问量:


深化校地合作,传播陶瓷声音。6月13日下午,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和珠山区召开校地合作交流会,共建最具中国特质的艺术疗愈目的地。珠山区委书记徐华,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张艳丽出席会议。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彬,珠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斌,区政府副区长王锋胜等参加会议。

会上,徐华对张艳丽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珠山发展表示感谢。她指出,景德镇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窑火千年不熄,成就了一个产业支撑一座城市的千年奇迹,包容与开放是它与生俱来的鲜明文化特质。同时,景德镇也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是名副其实的青年之城、教育之城、创意之城。7所陶瓷高校坐落于此,10万青年大学生、10万“景漂”创客在景德镇创新创业,这里到处是活跃跃的创新创造,到处是日新月异的景象。特别是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对景德镇的发展寄予厚望;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景德镇殷殷嘱托我们“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珠山区作为景德镇主城区、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核心区,产业集聚、业态丰富、人口密集、人才荟萃,景德镇“五陶”中的“三陶”在珠山,千年的陶瓷历史看御窑厂,百年的工业遗存看陶溪川,源远流长的陶瓷历史文脉看三宝,文旅产业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拥有丰富的创意设计资源、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与珠山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优势互补,双方进一步加强对接交流、深入合作必将为珠山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共谱校地融合发展新篇章提供有力保障。

就下一步工作,徐华希望,要用好项目牵引。放大珠山城乡融合发展新优势,大力培育文化旅游领域新质生产力,共同谋划一批符合珠山实际的艺术疗愈项目,以细化的目标、实化的任务、硬化的措施推动项目落地见效。要充分发挥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强势学科与传播学交叉优势,融入动漫元素,帮助珠山拍摄一系列城市宣传片,持续发掘文化内涵,努力用小写的“china”讲述好大写“China”的中国故事。要打造疗愈胜地。陶源谷·三宝是中国顶流艺术生活街区,是最具中国特质的艺术疗愈目的地,要在用好双方已有合作的基础上开展深度交流,融合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对艺术疗愈的研究成果,推动疗愈特质与产学研结合起来,与文工旅结合起来,持续唱响陶源谷·三宝IP品牌力、影响力。要做好双向研学。充分利用同济大学名校名师资源,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参加教育培训、研修班,强化新闻传媒、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方面人才队伍建设。同时,积极谋划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实训基地,为同济学子提供实习实践场所,实现双方合作共赢、协同创新、共同发展。要共同筹办大赛。充分发挥珠山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以创意设计赋能产业升级,共同举办有影响力的陶瓷创意大赛、作品展,以实际行动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张艳丽表示,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和珠山区关系密切、交流广泛,双方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此次交流会是校地合作走深走实、迈向新高度的重要起点,学院将有机结合珠山优势和高校资源,推进人才培养、拓展研学项目、深挖陶瓷创意设计领域特色内涵,以高质量学术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树立高水平校地合作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