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区文广新旅局 > 发展规划 > 工作计划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14554178/2025-04619
珠山区文广旅局2024年工作总结
来源:珠山区文广新旅局 发布时间:2024-12-17 15:25 访问量:

珠山区文广旅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以来,珠山区文广旅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持立足区情实际,内强珠山文旅品质、外树珠山文旅形象,让珠山文旅“更出彩、更出圈、更出新、更出效”,扎实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珠山区文旅局坚持推进文旅融合,以文塑旅,促进文旅消费发展以“夜珠山”消费带、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名县”等国家级、省级品牌为指引,全力建设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全省优秀旅游服务体验试点城市,今年8月获评2022—2023年度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喜获案例大满贯,“夜珠山”清明、端午、五一、国庆假期持续霸榜江西省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客流排名前三,珠山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越来越高。

一、工作总结

(一)文旅品牌持续唱响以“夜珠山”消费带、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名县”等国家级、省级品牌为指引,全力建设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全省优秀旅游服务体验试点城市,“夜珠山”入选2022—2023年度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喜获大满贯。据统计,清明、五一、端午、国庆假期期间“夜珠山”接待人次均进入前三。千馆之城魅力独具。共计梳理466家场馆,珠山区持续挖掘推出“千馆之城”旅游线路11条,把各具特色的场馆总结提炼为“十二最”。依托5·18博物馆日,举办“来陶源谷,打卡最具中国艺术疗愈特质的千馆之城艺术街区”大型融媒体直播,活动总曝光量突破246万,受到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关注。

(二)文艺精品亮点频出。联合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打造舞剧《唯我青白》其中选段《瓷影》在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亮相,全网总点击量达6亿+;在北京保利剧院成功首演;于瓷博会期间在景德镇陶溪川大剧院作专场演出,区文旅局配合做湖田窑青白瓷相关的科普展示。由我区联合出品的院线电影《春去春回》正式开拍并在瓷源境成功杀青,电影中多次出现珠山区和三宝的场景。选送合唱曲目《在灿烂的阳光下》参加市第四十四届群众歌咏月活动并荣获三等奖;精心筹备珠山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歌咏月展演。

(三)文脉传承蓬勃发展。全力以赴融入申遗“一号工程”,高效率完成文物四普工作,延续千年陶瓷文脉。结合“书香珠山·城市文化会客厅”、“景德镇文化老字号”等名片,积极发挥三馆一站等文化阵地功能,常态化开展好送戏送电影、全民阅读、美术展览、非遗展演各类文旅活动;在旅游高峰期间,统筹全区文艺队伍,以“转角遇见文艺”为主题红色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中秋国庆期间统筹辖区内22家城市文化会客厅开展“点亮一盏灯”延时开放服务,为广大游客朋友以及本地市民朋友提供文化“暖心”服务。

(四)文旅宣推有声有色。把握事件营销、爆款营销、话题营销,制造热点话题。“春天在这里”陶源谷快闪媒体行,打造央级、省级媒体联动江西头部旅游达人+江西本地网红1+N矩阵,全媒体共发力,曝光率突破1000+,触达人次高达110+,打造热点话题,

广为传播。深入挖掘名人效应,把握新媒体流量逻辑,创新“1+N”媒体宣发模式,构建横向媒体矩阵。聚焦董明珠探访陶源谷·三宝、黄渤出席吕品昌雕塑艺术馆开幕仪式等名人效应,邀请江西旅游达人麦子玩转江西,涂睿明、许枫、冷叔、江右左使、你好赵小姐、阿计阿霁等知名新媒体达人及文化学者进行文旅推介,文旅珠山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小红书号等新媒体平台同步运营,累计发布推文600余篇,发布视频百余条,曝光量累计超百万。

(五)文旅市场井然有序。旅游高峰指挥部高效运转,自成立以来,共计推出旅游高峰快报43期,有效整合全区力量助力旅游服务提升。探索并建立了“权责明确、保障有效、程序规范、执法有力”的游客住宿诚信退赔机制。自诚信退赔工作专班成立以来,共计妥善处置诚信退赔类投诉114余件,退赔金额达66333元,游客满意度100%。加强文旅市场监管,开展文旅市场专项整治百日行动,有效净化了文旅市场环境,提升了服务质量,为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以来,共出动检查人员245人次,检查文娱场所388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80个,整改80个。

二、下步工作打算

2025年,珠山区文广旅局将继续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部署要求,聚焦“八个抓手”,推动“八个走深走实”,锚定“ 四个方面”,“ 十个项目”,持续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为把“千年瓷都”靓丽名片擦得更亮贡献珠山文旅力量。

(一)紧抓“一号工程”

1、推动申遗工作,紧盯关键时间节点。紧盯关键时间节点,以“一城人、一件事、一条心、一股劲、一起拼、一定赢”的工作精神,不折不扣推动项目招投标进程,加强项目监管,规范资金使用;加强与上级文物部门沟通协调,确保文保审批流程不拖进度;密切与专家团队对接,在技术团队的指导下,及时为区申遗办做好技术保障;配合做好观音阁考古遗址的保护展示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居民群众参与到申遗工作中来,不断营造全民参与申遗的浓厚氛围。

  1. 创建两个品牌

2、推动陶源谷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落实艺术生活街区的定位,把陶源谷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纳入珠山推动全域旅游和贸易兴市的工作大局,重点围绕“升级品牌形象、提升住宿体验,运营艺术活动,优化商业服务,推进智慧化建设,优化公共服务,提高运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等八个方面推进创建工作,做活做旺陶源谷人气。

3、推动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以珠山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为依托,推动示范区进一步扬优势、补短板,强化建设方案实施落地,着力打造以陶瓷文化为主导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发掘文旅融合业态,推进“产业+文旅”融合创新发展,从产品转化、文化体验、创新能力等方面推动文旅融合落到实处。

(三)擦亮三个名片

4、擦亮“夜珠山”国字号品牌。依托“夜珠山”获评案例大满贯,持续打造“夜珠山”品牌,数字化升级打造“夜珠山”地图,将线上旅游线路、文旅活动融合市、区重点工作进行功能拓展运营,积极鼓励辖区各板块开展多彩夜经济活动,促进文旅消费,探索新发展模式。

5、擦亮风景独好“旅游名县”金字招牌。持续开展“四进入”行动,以新视角、新形式展示珠山区优质旅游资源。在高铁站、机场建设广告牌、在A级景区、星级饭店等点位投放旅游宣传册,持续擦亮风景独好“旅游名县”招牌。

6、擦亮“千馆之城”品牌。打造珠山区“千馆之城”核心区,线上开发“千馆之城”APP,结合AI技术进行数字化宣推, 打造千条线路, 实现千人千面;线下策划“美术馆文化周”,盘活场馆资源,解决“本地场馆推不出去,外地人找不到场馆”问题,吸引全球策展、看展者,让“去景德镇看展览”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尚,让“千馆之城”成为展示全国乃至全球手工艺术平台。

(四)推进四项工作

7、加强非遗活化传承,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按照“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三年行动计划,提升非遗产业效应,结合三宝非遗小镇、百工百匠非遗基地,拓展非遗传统工艺销售市场,丰富旅游商品内涵;打造由主馆和多个"水碓驿站“组成的一馆九驿,展示三宝村瓷器发展史;在珠山区特色美食、民宿、技艺体验店相对集中区域打造“非遗旅游聚集区”,并集中推广非遗美食示范门店、非遗主题民宿、非遗旅游商品、非遗体验店等。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大节庆,常态化开展非遗“四进”活动

8、以四普工作为抓手,抓好文物工作。按照“四普”工作时间节点,严把普查质量关,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年底前可完成实地调查以及内业整理。严格落实《景德镇市不可移动文物巡查报告制度》,加强对珠山区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的日常巡查、监测与维护,严厉打击盗掘、破坏文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文物普查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鼓励群众积极提供文物线索。

9、加强统筹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加强与影视剧《御窑之下》等项目的对接,与电影《春去春回》导演确定后续电影宣发来珠山区路演,冲击国际奖项,并借助电影明年上映的热度,同步进行“跟着影视剧去旅行”的宣发,并与陈兵导演对接“景漂”为题材的影视剧项目以及人才引进相关事宜,扩大珠山文旅影响力和知名度,助力珠山文旅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在传统节日、重要时间节点策划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文艺活动。

10、创新宣推工作出圈出彩。把握新媒体流量逻辑,把握事件营销、爆款营销、话题营销,发挥宣推乘数效应,品牌化、IP化、项目化打造,围绕“千馆之城”、“夜珠山”等重点工作谋划全年工作方案,打造10个专栏,形成多元立体、有内容、有内涵的品牌IP




珠山区文广旅局

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