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局用心用情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殷殷嘱托,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加快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各项工作任务,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为珠山区建设国家试验区贡献文旅力量。
一、2021年获奖情况
成功承办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珠山区获得市委市政府及时奖励集体一等奖;8月,三宝蓬获评全省首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0月,三宝国际瓷谷荣获“江西省版权示范园区(基地)”称号;11月,“夜珠山”消费带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同月,我局申报的景德镇采茶戏、景德镇瓷偶戏以及景德镇大鼓成功入选景德镇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二、2021年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加强文物保护,延续千年陶瓷历史文脉
一是切实做好文物保护文章。以御窑遗址为核心,积极服务和配合协助市陶文旅集团加强对御窑厂遗址及其周边的保护利用:对周边的彭家弄、毕家弄和徐家弄、刘家窑、黄鹤大窑等部分古民居、瓷行、会馆以及古窑遗址进行保护和修缮,完善配套设施等,展现珠山区以陶瓷历史文化为依托的风貌建筑和历史建筑。特别是8月18日经过前期积极与市文广新旅局沟通协商,江西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梅亭古窑遗址划归珠山区进行属地管理,接管以后,我局锚定促进这一“陶瓷文化瑰宝”焕发新时代光彩的工作目标,加紧实施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项目立项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向市发改委的申请立项初步申报工作。
二是切实做好“景德镇陶瓷老字号”文章。广泛发动向社会征集“景德镇陶瓷老字号”及原创徽标,首批挖掘整理出泥宝斋、瓷雕曾、程协盛号、孙公窑、邑山窑、雪缘斋、天义华、罗炳升造、谢记洋庄、鄢积泰昌共计10家“景德镇陶瓷老字号”,并分别于6月和7月在珠山区美术馆举办了“景德镇陶瓷老字号”系列作品交流展览,今年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期间,作为重要分会场“三宝+艺术周”的重要展示内容之一,“百年老字号陶瓷作品联展”在三宝国际文创中心艺术馆二楼集中展出,“景德镇陶瓷老字号”阶段成果精彩呈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二)发展文旅产业,着力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一是高质量承办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我局作为旅发大会的主要筹备单位,牵头规划、承办的三宝村宴和三宝游购成效喜人。我局推出珠山文旅宣传片《珠山欢迎您》,编辑出版《珠山攻略》,精心编纂《三宝·蝶变》画册,举办“今昔·三宝”主题摄影活动,展现了珠山区自然、人文、历史、工业等多方面风貌,三宝国际瓷谷成为全省旅发大会“十景”之一,呈现出风情独具的水墨三宝。
二是高效率成功获评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在我局持续积极努力和向上争取下,“夜珠山”消费带获评国家文旅部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期间组织拍摄的夜珠山文旅消费带宣传片《青春有去处,珠山不打烊》,全面立体展现了珠山区“夜游、夜宴、夜演、夜购、夜娱、夜宿”“六夜”业态,呈现了珠山区夜间经济、文化的多样性。11月23日,景德镇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启动暨“夜珠山”消费带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发布仪式举行,景德镇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暨“夜珠山”文旅消费季正式启动,并发布了“夜珠山”项目品牌logo、海报、文旅消费券、网红地图、文旅消费促进联盟,即“五个一”的具体内容,进一步丰富和活跃珠山区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大程度上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
三是高标准启动文化标识工程。梳理整合了珠山区内文化、旅游资源,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文化旅游六大要素,深入珠山区各条街道、里弄、景区取景拍摄并绘制图画,推出了《珠山攻略》、《三宝攻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给游客提供了便捷指南,地图打卡盖章设计的形式提升了互动性和游客体验感。特别是近期在全城启动了“唤醒儿时记忆,寻找瓷都味道”美食征集活动一经策划推出,就受到大家对本土美食文化和浓浓乡愁于的情感共鸣,下一步我局计划将征集到的美食资源认真进行梳理,以文字、视频的方式呈现,并探索建立美食交流平台,有效带动文旅消费。
(三)加速旅游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加速推进景区创建。携手行业龙头巅峰智业,高标准启动《珠山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珠山辖区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已通过省级景观质量评审,正在积极沟通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获取推荐名额;三宝国际瓷谷已经成功创建国家级4A级景区;三宝国际瓷谷正在积极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已将第二轮申报材料上报至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二是做强文旅经济发展。以“百日百县”文旅消费季活动为契机,参与策划承办2021珠山区“千店共庆”金秋商贸旅游消费季,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新闻媒体客户端等方式加大珠山旅游消费宣传力度,推出十条畅游之旅,涵盖了城市休闲、陶瓷文化、美食潮购、夜游体验等精彩内容。
三是激活珠山文旅夜经济。加强项目引导,活跃“夜珠山”市场。以国庆黄金周和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为契机,让“夜经济”崭放光彩。10月1日至7日,策划承办了2021珠山区“千店共庆”金秋商贸旅游消费季,来珠山区旅游总人次达349.85万,实现旅游总收入达40.73亿元。在10月8日省文旅产业链链长制工作简报上,发动企业参与数量排名前十的县市区中,珠山排名第二,“夜经济”贡献了较大份额。在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召开期间,推出了百项主题文旅活动,来珠山进行文旅消费总人次达103.94万,实现文旅消费收入7.29亿元,“夜经济”市场呈现人气兴旺态势。
(四)繁荣文化事业,打造文化交流平台
一是倾心打造“书香珠山·城市文化会客厅”品牌。培育打造了18家“书香珠山·城市文化会客厅”,形成了15分钟便民文化圈,“书香珠山·城市文化会客厅”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多次被“学习强国”平台报道,被“江西宣传”微信平台宣传,被景德镇市委《工作交流》采纳刊登。3月-4月,举办第三届全民阅读月活动和第三届“珠山区十佳阅读大使”、“书香系列”评选活动,活动参与人数过万,梁鸿、胡平、徐涛、谢兰、熊柯嘉等文化界知名人士纷纷为活动助力,为珠山的文化事业更添繁荣景象。
二是倾力打造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服务。前期我局实施区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三馆改造工程,定为“珠山区城市文化驿站”,6月正式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大力推动珠山区图书馆和城市文化会客厅实现数字化联通。珠山区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正式启动,首批试点的石狮埠街道城市文化会客厅分馆、梦园社区城市文化会客厅分馆和梨树园社区城市文化会客厅分馆已经正式开馆,实现了“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的“通借通还”服务新模式。
三是倾情做好珠山区版权服务。当前,三宝国际瓷谷已成功获评省级版权示范基地,并且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版权示范基地,为了做好该项工作,我局配合市文旅局在三宝蓬水月馆,共同打造景德镇市版权交易中心和珠山区版权服务站。市局还将景德镇市版权交易中心珠山区工作站落户在三宝国际文创中心内,工作站为众多企业和群众提供了优质的版权服务,并辅助指导了隐堂文化、文祥窑、瑞牛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完成了版权登记工作,辅助指导各企业和个人版权登记数量已达到百余件。
四是精心引进“聆响行歌”高端文化品牌。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5月第八届江西省旅发大会在景德镇市召开期间,我局连续承办了5场“聆听·行歌”三宝极至之美朗诵会,汇集了国内徐涛、薛飞、杜宁林、胡乐民等知名朗诵艺术家,奉献了精彩文化盛宴,体现了“诗和远方就是镇生活的日常”,在全市形成了较大影响,切实提升人民群众文旅获得感、幸福感,努力创造美好、和谐、艺术的镇生活。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力实施“五新”战略行动,按照中共珠山区第十二次党代会高质量共建五区工作要求,珠山区作为核心区,力推珠山区国家试验区建设“三年上台阶”。
一是以“夜珠山”品牌打造为抓手,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以我市成功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以及我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为契机,大力发展城市做大做强“夜珠山”消费带品牌,拉动消费、带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正在与江旅科技进行对接,拟对夜珠山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整体的规划,以创新夜游、夜娱、夜秀、夜市、夜购、夜宿等多元业态为抓手,积极培育特色文旅项目,让消费市场“旺”起来,让消费人气“聚”起来,让消费品牌“靓”起来,切实拉动珠山全域的文旅消费;同时借助江西省“百县百日”文旅消费季拉动消费,助推文旅产业发展;积极引进文旅综合体、书店等,大力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继续对接知名团队,培育引进高端文化品牌,开展高雅文化艺术常态化传播;创建交流对接平台,推动非遗进景区,为陶瓷企业、文化艺术工作室与辖区内景区对接创造合作环境,营造文化氛围,推动陶瓷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以“杨梅亭古窑遗址”承接为契机,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结合三宝的整体开发,以文化旅游建设项目进行包装申报专项债,从考古挖掘到建好“青白瓷博物馆”,梳理三宝的公办和民间博物馆、美术馆,串点连线,讲好“镇之初”故事。
珠山区文广新旅局
2021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