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区工商局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珠山区工商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市局党组提出的“五注重五提高”的工作目标,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机关效能,扎实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 各项工作得到有条不紊的开展,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
区局党组始终把深入开展发展提升年列为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区委、区政府和市局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有关领导的讲话精神,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严格按照方案中的具体措施开展各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全面动员。发展提升年活动由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由3名业务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承担办公室的具体工作。为全局发展提升年活动的启动和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在今年3月组织召开了机关创业服务年总结暨发展提升年活动动员大会,就深入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的目的意义、措施步骤、任务要求进行了广泛动员。保证了大家对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思想上的重视,认识上的正确,切实增强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工作主动性、自觉性。
(二)制定具体措施,加强宣传引导。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区局研究制定了《全区工商系统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从四个方面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方法步骤。根据方案要求,共列出了5个围绕15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形成了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区局及所属分局悬挂宣传横幅7条,编辑发展提升年工作简报8期,其中,上报景德镇市工商局红盾网、区纪委效能办、瓷都晚报等信息稿10余篇。并通过多种形式在景德镇日报、瓷都晚报、景德镇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广泛进行宣传。全年在中国工商报发表宣传报道3篇,在省级媒体及杂志上宣传报道6篇(次),在省局政务信息网发表政务信息8篇,在市级报刊上宣传报道20多篇。
二、结合工作实际,突出部门特点,进一步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
(一)对企业登记开展“网上服务” 创新监管方式,开展网络服务,是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重要手段。全面推行网上登记和网上年检工作制度,按照“外网提交、内网审核、外网反馈、窗口领照”工作模式,在网上受理各类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开业、变更等事项登记业务;按照“网上提交、网上审核、在线答复、现场复核、即时办结”的工作流程,在网上开通年检等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登记的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
(二)不断完善“信息服务”。围绕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配合市局和区政府完善企业登记信息公开查询平台,公开全市市场主体注册登记、行业分布、投资规模、重(热)点行业等综合情况,进一步提升企业登记管理信息综合服务水平。2011年本局机关各服务窗口(局机关注册窗口、局综合股、各分局注册窗口)共接受咨询300余人次,解答各相关疑问上千条。
(三)注重分类指导培育陶瓷品牌,积极推进商标品牌战略。我局按照“申报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品牌创建思路,把陶瓷作为重点行业,帮助企业制定商标名牌创建方案。对有一定知名度和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陶瓷产品,引导申报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对规模大、效益好的陶瓷品牌,引导申请联合商标;对具有地方特色、发展潜力大的陶瓷企业引导申请具有原产地标识的商标,逐步形成了“知名、著名、驰名”三个梯次的创建结构。
三、围绕提升消费维权水平,规范执法办案程序,提高执法质量。我局围绕提升消费维权水平,继续规范执法办案程序,通过案管系统的推广运用,结合网上消费者申、投诉举报,强化办案管理,加强了执法效能。
(一)围绕消费维权,努力打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我局以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为契机,继续将12315消费维权工作作为民心工程来抓,作为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力优化消费环境和经营环境,对职责范围内的消费者申诉举报,快速受理、快速处理、快速反馈,依法积极有效履职,真正做到消费维权“三要”,即办事要快、效率要高、效果要好,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有力地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今年全年,我局共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共13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万余元。
(二)积极推进商标品牌战略,推进工业化提升服务水平。根据《景德镇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我局结合实际确定重点整治领域,重点查处产品,重点打击假冒他人注册商标行为,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行为,冒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行为,积极推进商标品牌战略,推进工业化提升服务水平。我局共出动执法次数12次,执法人员180人,检查经营主体600多户,检查批发零售市场、集贸市场35个次,整治重点区域7处,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和举报1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万元,其中立案查处了侵犯“红叶”陶瓷和“暴龙”眼镜商标专用权等较大的案件。
(三)开展“限塑”整治行动,创建文明市场提升服务水平 我局制定了《珠山区工商局集中开展“限塑”专项整治月行动方案》,把4月份为“限塑”专项整治月,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今年,全局共出动执法人员73人次,执法车辆21台次,检查超市、商场、集贸市场25家,经营户246户,责令改正53户,下发整改通知书25份,收缴不合格塑料购物袋18320个,共计200多斤,清查行动取得实效。《瓷都晚报》和景德镇电视台都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我局在辖区集贸市场等地采用悬挂有关“限塑令”宣传标语横幅11条、向经营者发放《致经营者的一封信》700余份等形式加大“限塑令”宣传力度,倡导消费者重提菜篮子、布带子,拒绝“白色”污染,积极营造“禁用不合格塑料袋,少用或有偿使用合格塑料袋”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开展“无传销社区”活动,推进城镇化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我局始终保持打击传销高压势态,采取有力措施,开展“无传销社区”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局出动执法人员376人次,车辆89多台次,捣毁传销窝点40余处,教育、遣散涉嫌传销人员达750多人。为了扩大宣传效果,确保了宣传的多层次、多角度。我局联合辖区内金昌利陶瓷大市场、奥米多家具等商家,分别在广场、城乡结合部等流动人口较多、较集中的地段,通过电子屏不间断滚动的形式,不断地打出打击传销宣传标语。同时,我局及时将传销组织者和参与传销人员的相关信息输入国家工商总局“禁止传销规范直销信息系统”,做好对传销人员的监控、教育和遣返工作。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促进高效履职。
(一)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加强了对干部的教育培训。今年10月份,我局分两批次组织全局所有股级干部到市长城宾馆参加了全市工商系统的股级干部培训;对于一般干部,我局分别于8月份举行了为期三天的综治人员专门业务培训,10月25日至27日,组织全系统工作人员参加学习培训,培训的内容有学习《行政强制法》、《个体工商户条例》等,其中27日全天用于学习《个体工商户条例》,邀请市局专业人员进行授课,认真领会和落实新的条例所规定的具体内容;对于新录用公务员,还严格按照要求组织参加了公务员初任培训。
(二)结合“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活动,通过开展以“抓学习促创新”、“抓制度促规范”、“抓问责促纪律”为内容的“三抓三促”活动, 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级性。我局2011年在一般干部中提拔任用了三名股级干部,其中两名担任分局副局长,另一名担任区局监察室主任。
(三)严格执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规范工作。在系统内全面实施廉能岗位风险管理措施,与各分局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绘制了局机关人事管理工作流程、执法办案工作流程、重大项目和财务管理工作流程,查找所有潜在的廉政风险点,并针对风险点提出了防范措施。我局还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局务会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廉政准则》、《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作用四项监督制度》和自行制定的《珠山区工商局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对执法腐败、粗暴管理、刁难群众、随意执法、行政不作为、失职渎职等可能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查纠,提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
(四)以开展 “发展提升年”活动及“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活动为契机,要求各党支部和党员在提高创业服务水平与工作效能等方面作出公开承诺、全面落实承诺以及向服务对象兑现承诺。把治理“吃、拿、卡、要”违纪问题与改进工作作风,把治理干部队伍中“庸、懒、散、虚”现象与提升服务水平有效结合,在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执法形象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