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区民政局 > 发展规划 > 工作计划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14554178/2024-13848
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来源:珠山区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4-07-12 15:18 访问量: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聚焦“急难愁盼”,全面发力推动集中整治

1、提高站位、全面部署。组织召开全区民政系统集中整治工作部署会议研究细化了贯彻落实意见,对整治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成立了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关于在全区民政系统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关于项目化推进整治弱势群体补贴发放中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方案》,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层层压实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2、多措并举查找问题聚焦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殡葬服务、儿童福利、残疾人“两项补贴”、慈善事业等领域深入开展了自查自纠,派出了检查组对各街道弱势群体资金补贴发放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截至目前,珠山区共查找出各类问题31个,梳理上报市民政局和区纪委问题11个。

3、强化整改、服务群众。对发现的问题逐项列出清单、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通过召开工作推进会、印发工作提示等方式,进一步规范了问题发现、移送、处置、督办等工作机制。同时,做好了应保尽保,4月份以来新纳入城乡低保111户146人,城乡特困17人。

4、建章立制、长治长效。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完善了《关于规范民政(补助)资金发放管理工作的通知》《珠山区社会救助资金管理暂行细则》《珠山区民政局财务管理制度》《关于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通知》等8项制度,从制度层面进行了约束和规范。

(二)聚焦“弱有众扶”,不断织密民生兜底保障网

1、社会救助体系持续健全。截至6月,全区纳入城乡低保对象6985户9589人;纳入城乡特困供养对象214人;城乡精简退职人员24人。建立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组织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月活动25场次;现场受理求助177人次、咨询988人次;省、市、区级媒体宣传报道上稿27篇。

2、民生救助(补助)水平持续提升。完成了2024年救助(补助)提标提补工作,提标部分从元月份进行了补发。提标后,我区城乡低保保障标准为950元,月人均补差水平达到605元;特困供养救助标准为每人每月1240元;全失能、半失能、能自理护理补贴分别达到1500元、375元、100元;城乡精简退职人员救济标准分别达到775元和730元。

3、巩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成果。针对脱贫户中的24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对象做好了监测,不定期入户摸排。建档立卡脱贫户数据与享受农村低保、特困数据每月进行比对。截至6月,全区建档立卡脱贫户中享受农村低保117户166人,享受农村分散特困供养对象5户5人。为全区城镇困难群众购买了防贫险和商业补充保险。

4、残疾人保障关爱持续完善。城乡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城乡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提标后均达到每人每月100元。1-6月,全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034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540人。建档立卡贫困重度失能残疾人照护和托养11人,每人每月享受补贴600元。建设打造的六〇二所社区“仁爱之家”精神障碍康复机构通过为辖区智障人员提供音乐、烘培和陶艺等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恢复社会功能,实现重返社会的目标;机构自运营以来已接收学员20人,开展陶艺、烘焙、书画等主题活动40余次,实现1人就业。联合区残联开展了“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发放“两项补贴”及惠残政策宣传单、残疾预防及康复手册等宣传资料8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00余人次。针对辖区一些身体残疾居民行动不便又需要到医院出具残疾等级评定鉴定和换证这一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联合区残联聘请三甲医院医生上门为残疾人开展鉴定和换证服务,切实解决了残疾人群出门不方便、求医难的问题。

聚焦“老有颐养”,优化提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1、规范高龄津贴发放管理。截至第二季度,全区享受80周岁以上高龄补贴9461人;全区享受经济困难高龄老年人补贴110人。

2、打造“一老一小”服务中心。建设完成了新村街道洪家山社区一老一小”服务中心,总面积2600平方米。服务中心依托“党建+养老托幼”为主阵地,设有老年大学、幸福食堂、四点半课堂、老年活动中心等功能室,周边包含市第一小学、市第一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站、西路新区农贸市场及个体零售业,打通了社区15分钟养老便民服务圈。

3、实施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对辖区内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了摸底,对150户特殊困难老人家庭环境及老人身体状况等实际改造需求开展了上户评估,预计10月底完成。

4、开展养老机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联合珠山消防救援大队、南河消防救援大队对辖区内的6家养老机构开展了养老机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责令立即整改并及时反馈整改结果。督促各养老机构执行完善应急预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及“零报告”信息报送制度,组织开展好各类险情的应急处置工作,加大应急演练和巡查频次,加强基本生活、防寒保暖、食品药品等物资储存。

聚焦共建共治共享,全面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

1、积极动员社会工作师报考工作。2024年我区参加社工报考313人。现全区共有登记注册社工265人,其中:初级社工192人,中级社工73人。

2、持续推进支付宝公益消费捐。为助力微心愿及社区创新治理,推进支付宝公益消费捐;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60户爱心商家参与,共筹集善款21005.45元;围绕“一老一小”服务已征集微心愿20个,善款全部用于支持社区社会组织的活动开展及微心愿物资购买。

3、公益创投助力社会服务。开展了第二届“瓷都共创·益美珠山”社区公益创新项目大赛,21个项目(儿童服务类8个、为老服务类9个、人才培养和志愿服务3个、社区社会企业1个)获得社区公益创投资金支持;珠山区第二届社区公益创新项目大赛21强共开展专业性社会服务活动300余场,直接受益人群近万人次。

聚焦培育监管并重,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

1、培育、壮大社会组织力量。全区已参加年检的社会组织54家,其中:社团12家、民非42家新注册登记社团4我区现有核准登记的社会组织181家,其中:社团37家、民非144家。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了“反对校园欺凌”、“医心医益”送医进社区、文明养犬、爱心义卖、适老化微改造、银发互助等公益活动共计30余次。

2、推动社会组织开展“邻里关爱”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邻里守望”活动87次,参与人数1059人,受益对象1647人,链接资金(含物资折款)23408元。

3、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慈善帮扶。报送了50户困难家庭参加市慈善总会“情暖万家”走访活动,每户获得慰问金500元及慰问物资。

聚焦民生福祉,扎实推进社会事务工作落实

1、着力提升婚姻登记质效。1-6月,全区共办理结婚登记801对,离婚登记483对;补办结婚登记223对,补办离婚登记125对,申请离婚567对。全面落实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任务,截至目前我区共办理跨区结婚登记114对、跨省7对,离婚登记跨区54对、跨省2对,申请离婚登记跨区65对、跨省3对。

2、多措并举深化移风易俗。今年以来,共计开展“倡导移风易俗·抵制高价彩礼”宣讲活动12场,举办“树文明新风·为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宣传讲座1场。为营造重登记、强仪式、崇节俭的婚俗新风,5月18日与区委宣传部、区总工会、区计生协、团区委联合举办了“2024爱在珠山”集体婚礼暨奇缘交友会。圆满完成了清明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对公墓开展祭扫安全隐患排查,严防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积极引导群众文明祭奠、低碳祭扫,开展了“鲜花换纸钱”文明祭祀公益活动免费赠送鲜花共计3万余束;开展了文明祭扫宣传活动10余次,发放《文明祭扫倡议书》500余份。1-6月份为辖区内丧属75人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用94110元。

3、保障提升儿童福利水平。全区现有困境儿童43人(孤儿4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9人)、留守儿童18人;城乡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标后,均达到每人每月1700元;残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照料护理补贴标准提标后达到每人每月1500元。依托省民政厅“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孤儿助学工程,3名孤儿发放助学金。“润心伴成长·同心护未来”为主题,指导各街道、社区开展“六一”儿童节系列活动52场。联合半边街社区开展了“微心愿”活动,实现了10余名孩子的“微心愿”。联合市民政局、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开展了“六一”儿童节志愿服务活动,向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手册及书包、台灯、牛奶、保温杯等节日礼物43份。开展困境儿童心理关爱活动,每月对困境儿童进行探视巡访47名,了解儿童的心理、生活、学习情况共计200人次。邀请心理老师开展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教育活动讲座,惠及儿童500余名。

4、健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认真做好了春节前后寒潮期间、清明节期间困境儿童的安全防范工作。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困境儿童的生活、居住环境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排查用电、用气、用水、消防和食品安全,检查防寒保暖等基本生活保障情况,切实保障服务儿童生命健康安全。组织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活动,发放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安全教育宣传手册100份。联合印发《珠山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排查出7名重点儿童,制定出了帮扶措施,开展帮扶服务。

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当前,我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短板:民政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改革创新举措依然不足等等。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全力推进集中整治取得实效针对民生痛点难点、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压实责任运用大数据监督核查系统开展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推进情况实地督导、重点抽查做好重点问题线索查处工作

二是全面社会救助水平进一步落实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救助工作;通过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强化低保动态管理全面提升解困脱困精准性、有效性;用好用足临时救助资金实施开展“救急难”及其他救助政策

是大力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升级稳步推进街道敬老院区级直管机制和敬老院提升改造,将空置床位向社会老年人开放;做好嵌入式养老机构和城市老年助餐点的建设;支持有需要的15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开展中央财政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加大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的宣传,对符合条件并有意愿的老年人纳入养老机构集中供养;全力推动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做好高龄、空巢、失能、残疾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居家探视巡访关爱服务。

是加强社会事务规范管理。规范婚姻收养登记服务全面落实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继续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积极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继续做好移风易俗工作;继续做好全区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和动态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

是着力落实慈善福利工作。开展全区贫困家庭高考优秀学子调查摸底抓好捐资助学工作继续做好“赣鄱情”、“99一日捐”慈善募捐工作;根据省慈善会要求,配合完成“离休干部适老化”服务改造工作

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活力。完成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发布社会组织异常名录、撤销名录;持续推进五社联动珠山区社区社会组织招募与培育计划,培育已成立的社区社会组织,持续性开展“一老一小”公益活动;持续做好“邻里守望”关爱行动,积极引导慈善公益类、为民服务类、居民自治类等社区社会组织发挥优势,参与社区服务,助力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