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水平。落实低保各项政策,做好低保提标提补,通过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强化低保动态管理;用好用足临时救助资金,实施开展“救急难”及其他救助政策;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摸排和动态监测,全面提升解困脱困精准性、有效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和养老服务。强化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持续做好“幸福社区”星级社区创建工作;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养老服务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深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健全城市“15分钟”养老服务网络,完善城市助餐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老年人能力与需求综合评估标准、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加强农村留守独居老年人关爱服务,健全城市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视巡访制度;强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三)加强社会事务规范管理。规范婚姻收养登记服务,深入推动婚丧领域移风易俗;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及建档立卡贫困重度失能残疾人照护和托养补贴发放及探视巡访;积极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加强区划地名管理,巩固地名普查成果转化,规范地名管理,挖掘地名文化,完善地名公共服务。
(四)推动慈善福利事业有序发展。积极创新慈善帮扶方式,聚焦低收入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在加大物质帮扶力度的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有针对性地提供访视照料、心理慰藉、康复训练、能力提升等服务。通过积极开展腾讯99公益网络筹款、“慈善一日捐”活动等,不断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支持引导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创新工作方式,有序开展困难群众帮扶活动,大力营造全民慈善的浓厚氛围。强化孤儿保障,加强困境儿童救助,完善儿童动态监测机制,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重点儿童心理健康和监护状况评估深化关爱行动,综合解决监护缺失、失学辍学、户籍登记等问题,全面提高儿童福利水平。开展全区贫困家庭高考优秀学子调查摸底,吸收社会力量,拓宽筹款渠道,抓好捐资助学工作。
(五)提升社会治理成效。社区(慈善)微基金是撬动社区治理新支点,为推动社会组织助力社区创新与治理,计划2024年在全区培育支持社区发展治理(慈善)微基金,为社区治理工作开辟新路径;在珠山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基地举办(2022—2023)两届“社区公益创投大赛”基础上,借助2024年“95腾讯数字公益节”“99慈善日”“支付宝公益”“字节跳动公益”等多方平台,鼓励社区进行社区微基金动员募集活动,为70家社区社会组织、10家社会组织、30个社区建立社区微基金;加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制,规范社会组织行政审批和备案管理制度;加大福彩公益金对社会组织发展的支持,加强管理监督和规范引导,增强社会组织自身发展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发展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持续做好社会工作者考前培训工作,提供本土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提高社会工作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