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今日珠山
景德镇日报头版头条|《“五陶”同心 演绎千年瓷都古与今》系列报道之一陶源谷:“陶源”深处有“桃源”
来源:古镇珠山 发布时间:2024-04-11 10:05 访问量:


开篇语

窑火传千年,文明越山海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景德镇这座山清水秀的江南小城,旅游热度跃升至全国第三,三天共接待游客55.8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1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均实现翻番,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这些数据的背后,不仅是大众对精神生活需求的步步攀升,更是文化“流光溢彩”与旅游“热辣滚烫”的相互交融。

景德镇,因瓷而生、因瓷而兴、因瓷而名,依靠单一产业支撑千年。在这里,你可以赏陶瓷珍品、与历史对话,沉浸式感受陶瓷文化穿越千年的魅力,聆听小写“china”景德镇的瓷器,诉说大写“CHINA”中国的故事。

当我们漫步在这片神奇而厚重的文化沃土上,总有一抹美丽的青花蓝,触动我们的心弦,她们有着共同的姓氏:陶。尽管她们年龄各不相同,有的至今已有千余岁,有的还尚未满周岁。巨大的年龄差异,并没有让她们彼此陌生,“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的共同使命,让她们携手同心,演绎着景德镇的古与今。

她们就是故事的主角:陶源谷、陶阳里、陶溪川、陶科园和陶博城。

今日起,景德云媒客户端推出《“五陶”同心 演绎千年瓷都古与今》系列报道,一同感受陶瓷文化的千年脉动,敬请关注。

在清明时节的绵绵春雨中,陶源谷以其独特的文艺韵味,吸引了无数游客的驻足。

三宝设计谷、三宝蓬艺术聚落隐逸在陶源谷山水之间

走进陶源谷,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这里不仅仅是自然风光的聚集地,更是文艺和美食的天堂。沿途的民宿、瓷器店、咖啡店、茶馆、工作室、私房菜以及春天里专属的花墙,无不展示着这里浓厚的文化与生活气息。

清代《浮梁县志》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陶源谷之所以称其为陶源,或许要从这里说起。

史书记载,景德镇有着两千多年的冶陶史。但很长一段时光里,这个将在世界陶瓷史中占据极为重要地位的地方,当时仅仅只是一座偏安一隅的江南小镇。直到青白瓷的出现,才逐步奠定景德镇的瓷都地位。

宋及以前,中国制瓷版图呈现出“南青北白”的局面,唐朝末年北方战乱,大量北人南渡,这也为南北制瓷工艺的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青白瓷首先在景德镇创烧成功,以景德镇为中心的青白窑系逐渐形成,开创了青白瓷在宋元时期的巅峰。

提及青白瓷,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青白瓷研究会会长曹建文曾这样表述:如果说青花瓷是景德镇的“立都之瓷”,那青白瓷无疑是景德镇的“立镇之瓷”。

曹建文的话语简短,却掷地有声,揭开了“景德”置镇千年的那段历史。

公元1004年(景德元年),宋真宗收到了一批江南小镇昌南进贡的瓷器,其颜色介于青与白之间,其釉色中泛着青白色的影子,名叫青白瓷,也叫影青瓷。真宗皇帝龙颜大悦,遂将自己的年号“景德”赏赐给这种瓷器的产地,从此,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

在这段宏阔的历史叙事中,陶源谷的影子挥之不去,正是这里湖田窑所产的影青瓷,让“昌南”成为“景德”,开启了景德镇这座城市的不朽传奇。

陶源谷俗称“三宝”,是景德镇的“瓷之源、镇之初”。整个山谷以湖田为首,至元溪村为尾,由北向南绵延十八余里,其间盘锦岫玉、风光旖旎,拥有“三山两谷一溪”的独特自然风貌,拥有湖田窑址、三宝蓬瓷石矿业遗址等多处国家(省)级文保单位,上千年来,山谷里的古水碓、古矿洞、古窑口、古瓷道,日复一日产出堪比美玉的器物,被称为中国瓷器的“影青”原乡、现代都市里的人文乡愁。

说起“三宝”的名字由来,有个有趣的说法:因为在五代时期每日出产的优质瓷土,要价值三个金元宝而得名。虽然这一说法未有确凿考证,但陶源谷拥有悠久的陶瓷历史却是显而易见的。

岁月的洪流奔涌向前,湖田窑窑火映天的景象早已不可见,但陶源谷“因瓷再兴”却是不争的事实。

秀美的自然风光,延续上千年的古瓷矿、古水碓、古窑业……大自然的馈赠和历史的文脉给了陶源谷优良的资源禀赋,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一经擦亮,便光彩夺目。

上世纪90年代,三宝村因资源枯竭、发展落后,大量村民外出打工,甚至直接外迁,仅马鞍岭村民小组52户人家就外迁了40户。近年来,通过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古村落焕发出“年轻态”,寂静的三宝村又热闹起来了,不仅外迁村民纷纷回流,许多在外打工的村民也陆续回村就业创业,还有不同肤色的国内外艺术家慕名而来,众多文化创客聚集于此。据统计,常住村里的外地人就有3000多人,“景漂”人数超过当地人口的4倍。

陶源谷“磁力”显然不容小觑。在以“陶源谷、陶阳里、陶溪川、陶科园、陶博城”为依托的“五陶”城市空间布局中,以“艺术生活街区”为发展定位的“陶源谷”魅力独具,是极具中国特质的艺术疗愈目的地。

陶源谷山峦延绵、溪水潺流,沿着10公里的三宝溪依山傍水入驻了“洛可可·洛客”“景致”“真如堂”等近200家陶瓷类文创机构,它们利用民房修旧如旧,或依山而建,或逐水而栖。“山水身边走,人在画中游。”浓浓的乡愁随处可见,尊重自然,崇尚原生态成为陶源谷创业者们的共识。

陶源谷里,艺术家工作室鳞次栉比,各种博物馆、艺术展厅展出不断,品位沙龙、精致茶席每日上演。居于连绵山谷之中,信步名家高士之间,让柴米油盐的人间烟火与冠盖如云的艺术气息相得益彰,艺术和生活在这里真正融为一体。

曾经的陶源谷,见证了景德镇历史上“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里雷。舂得泥稠米更凿,祁船未到镇船回”的壮观景象;现在的陶源谷,既有充满激情和时尚元素的各类流行音乐会、泼泥节、陶瓷展览、论坛讲座,也保留着身着布衣、布鞋,亲近自然、俯仰山水的慢生活常态。

“陶源”深处有“桃源”,人们追求的“世外桃源”,正是陶源谷的日常。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