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今日珠山
中共珠山区委十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来源:古镇珠山 发布时间:2024-01-09 10:21 访问量:

1月8日,中共珠山区委十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由区委常委会主持。区委委员、区委候补委员出席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区委书记徐华代表区委常委会报告2023年工作,并就做好2024年工作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海总结2023年全区经济工作,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区委副书记、区委政法委书记余文军作《中共珠山区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珠山实践新篇章奋力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的决定(审议稿)》的起草说明。

全会表决通过了《中共珠山区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珠山实践新篇章奋力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的决定(审议稿)》以及《中共珠山区委十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决议(草案)》。

徐华受区委常委会委托作工作报告。她指出,2023年,是景德载入史册、无上荣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莅临景德镇考察,荣光前所未有、成绩催人奋进、发展更加清晰、前路必须笃行。过去一年,区委常委会重点抓了三件大事: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区奋斗姿态更加昂扬。区委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用工作体现忠诚、用发展体现担当、用成效体现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转化为珠山美好现实。二是大抓产业、调优结构,经济发展势头愈发强劲。区委坚持走以瓷塑旅、以旅兴区的文化立区之路,坚持走高举高打、优存扩增的贸易兴区之路,坚持走专而精、少而优的工业强区之路,坚持走务实效、求真金的总部惠区之路,开启“三陶”联动新篇章。三是抓实民生、补齐短板,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区委时刻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行动,大力推行“精网微格”管理,率先实现全域城乡供水一体化,系统整治城市内涝点,让“不设防的城市”成为历史。

徐华强调,回顾2023年的工作,全区上下只争朝夕、全程发力,成绩取得实属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四套班子同心同德、同向发力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夙夜在公、奋力拼搏的结果。区委常委会认真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不足,下一步,将高度重视、深入分析,在担当中作为,在履职中尽责,全力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全会确定,2024年全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部署,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深化落实“五新”战略行动,锚定“三好两主”发展定位,以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为统领,保持久久为功、借力发力、融合发展的三种定力,坚持文工商旅四轮驱动,打造国家文旅消费中心、陶瓷创新设计中心、“景漂”交流合作中心、国瓷总部集群中心、顶流艺术生活中心“五个中心”,解放思想、提振信心,抢抓机遇、扬优成势,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珠山实践新篇章,奋力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就做好2024年全区经济工作,徐华要求,要全面认清发展形势。当前,国内外形势仍复杂严峻,多重超预期因素反复冲击,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在持续增加,发展的红利正逐步释放,全区上下务必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勇立潮头,在挑战中寻求机遇,在困难中找寻办法,干出新作为、取得新突破。要牢牢把握工作基调。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统筹好稳与进、立与破,既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巩固经济逐季向好态势,又不断优化动能结构、提升发展质效,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科学制定目标要求。2024年已进入“十四五”规划后半程,迈上了“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的新征程,要锚定全年目标任务不动摇,鼓足干劲、奋发进取、勇于担当,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珠山应有贡献。

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和对景德镇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徐华强调,要解放思想、提振信心,迸发高质量发展澎湃活力。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时提出“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全区上下必须深刻理解领悟、把握精髓要义,自觉用以指导推动工作。必须保持“三种定力”:保持久久为功的定力,立足珠山发展珠山。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要紧扣“高质量”这一发展关键词,围绕“三好两主”定位,聚焦产业升级、项目推进、民生实事,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坚决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保持借力发力的定力,跳出珠山发展珠山。主动拥抱大高铁时代,用好珠山作为中心城区的人才、政策、流量优势。强化人才招商、以商招商,吸引民间资本、壮大实体经济。借助政策优势的撬动牵引,成立专班、争资争项,积蓄发展动能。借助流量优势带来的文旅复苏、游客井喷机遇,推动“网络流量”加速转化为“发展增量”。保持融合发展的定力,融合珠山发展珠山。站在全局的高度,全方位持续加强与陶文旅深度融合。主动对接“大院大所”“名校名企”,吸引更多新市民来珠山就业就学、生产生活、创新创业。总结用好全市首例“飞地”经济成功经验,强化协同发展,积极推动“五陶”联动、错位发展,形成发展“一盘棋”。必须破除“三种思维”:破除“坐等靠要”思维。“空谈误事、实干兴区”“把事情做成才是硬道理”,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对该办的事要坚决办,能办的事要马上办,难办的事要想办法办,不折不扣落实区委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破除“各自为政”思维。必须打破本位主义,加强横向沟通,形成站位全局、整体联动、五指握紧成拳头的工作作风。破除“固化僵化”的思维。把思想大解放作为推动珠山新一轮发展的“先导工程”,切实改变“看惯例、看别人”的固化思维,对区委的决策部署,必须坚定不移抓执行、抓推进、抓落实。

徐华强调,要抢抓机遇、扬优成势,迈出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要主动抢抓领袖关怀的历史机遇、宏观政策的叠加机遇、高铁时代的战略机遇,扬优成势、蓄势突破,助力全局大发展。一是在产业发展提级上蓄势突破。必须坚持市场化运作、轻量化发展,构建具有珠山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做强文旅,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用好陶源谷IP,持续打造核心旅游拳头产品,创建国家首批文旅融合示范区,让“夜珠山”走向全省、知名全国。做活商贸,既要引进“顶天立地”的高端商贸综合体,也要培育“铺天盖地”的规上“批零住餐”企业,全面补齐“吃”“住”等功能短板。做大文创,加强手工制瓷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加快建设非遗文化地标,支持打造陶瓷特色“千馆之城”,高品质建设国家级研学游基地。做优总部经济,突出以优汰劣,谋增量、优存量,通过做加法、“腾笼换鸟”,实现总部经济新突破。做精工业,大力发展高就业、高附加值、低污染的手工制造业,引领补强产业链上下游整合配套。二是在项目建设提效上蓄势突破。要本着整体谋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从陶源谷、高铁商务区、东片区三方面着力。物理空间再盘活,在陶源谷实现园区设计、融资、建设、招商、运营同步推进。在高铁商务区布局中高端商贸、酒店、餐饮等现代服务业项目集群,打造城市新商圈。在东片区做好地块研究、项目规划,为2025年项目启动做好准备。市场手段再用足,强化金融思维,用好市场逻辑、用活资本手段,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城市老旧资源,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撬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向珠山集聚、项目集中。民生短板再补齐,坚持全力以赴、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逐步完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打通“无涝珠山”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在营商环境提优上蓄势突破。全面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抓好“万干入万企”+“12345”主线,用好“珠事顺利”小程序,确保每个市场主体都有挂点干部全方位联系跟进服务。坚持“企业安静期”“首违不罚”等暖心举措,常态开展“企业服务日”“局长服务日”,为企业提供“无感”“舒适”贴心服务。紧盯指标体系,抓好服务流程的重组优化、监测指标的提升进位,大幅改善市场主体便利度。狠抓改革创新,推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的响、可复制的创新举措,不断提振市场主体认可度。四是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提能上蓄势突破。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持续提升城市品质颜值内涵,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练外力,寻求优势、找准坐标,每年有计划地谋划推进一批特色街区“一街一品”改造。要修内功,全面推行“精网微格”管理,持续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释放各层次的消费活力,让“烟火气”“文化味”和“文明风”同行。五是在队伍建设提质上蓄势突破。事业成败,关键在人。要打造忠诚担当、能干务实、清正廉洁的珠山干部队伍。聚焦“选育管用”,实施队伍建设“源头工程”。打破身份壁垒,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党外干部,做好干部的梯次配备,畅通调任、转任渠道,让干部既“懂政策”又“接地气”。要建设人才高地,充分利用院所、国企资源,健全人才“引育留用”政策,实施柔性引才、多元用才,探索“研发在外、转化在内”创新模式,逐步引进更多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产业人才基地等,为策应试验区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人才动力。

徐华强调,要大抓落实、行稳致远,锻造高质量发展忠诚铁军。按照省、市委统一部署,在全区深入开展“大抓落实年”活动,让“抓落实”成为今年工作的主旋律、最强音。一是大抓落实必须讲政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赓续区委举旗、政府落实、四套班子一条心、全区干部一起上的实干作风,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行动、最务实的举措,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干就干到最好、做就体现水平。二是大抓落实还须强组织。要继续坚持以做事论英雄、看担当用干部、凭实绩给平台的鲜明导向,深入开展“书记领航工程”,健全科学合理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着重强化党组织书记、一把手的配备,以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大抓落实的最强合力。三是大抓落实更须严纪律。将干部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再延长半年,集中整顿吃喝风、送礼风,不作为、乱作为,损害营商环境等作风顽疾,让“严”的氛围越来越浓、“治”的效果越来越好,推动“干”的劲头越来越足。领导干部关键少数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切实当好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建设者、守护者。

徐华还就做好岁末年初“收好官”、“开门红”、作风建设和招商引资等工作作了强调,提出了具体要求。

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海在总结部署全区经济工作时指出,2023年,全区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聚焦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积极践行“五新”战略行动,坚定“文化立市、工业强市、贸易兴市”三手同向发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国家试验区建设有序推进,人居环境不断优化,民生保障日趋完善,社会治理更加稳定。

刘海强调,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要聚焦文化建设,在保护传承中彰显古镇风貌。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保护优先,自觉担负起传承创新陶瓷文化的职责使命。要守好历史文脉、注重文化传承、深化文旅融合。二要聚焦提质增效,在升级转型中积蓄发展动能。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突出陶瓷优先、强化数字赋能、落实贸易兴市。三要聚焦发展主线,在扶优引强中筑牢发展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力招大引强,不断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和活力。要推进扶优扶强、全力招大引强、优化营商环境。四要聚焦城乡融合,在统筹谋划中增进城市质感。坚持以绣花功夫全力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品质,打造有颜值、有质感、有温度的宜居环境。要推动城市更新再加速、市容管理再提升、是乡村振兴再拓展。五要聚焦为民服务,在保障民生中提升发展温度。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完善社会保障、增进民生福祉、提升治理效能。

不是区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副县级以上领导同志,各街道、经开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区纪委常委、区监委委员,区委各部门、区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区人大各委办负责人,政协秘书长、各委办负责人;区属各学校书记、校(园)长;部分基层党代表列席会议。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